-
共创辉煌 共祝未来——各地热议习近平主席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
7月1日,习近平主席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五届政府就职典礼上发表的重要讲话在全国引发强烈反响,各地干部群众高度评价习主席讲话对于今后香港保持繁荣稳定的重要意义,热切展望在“一国两制”方针下香港更加发展繁荣的美好前景。
光明日报 2017-07-03 -
暖人心 振士气 引航程——香港各界对习近平主席重要讲话反响热烈
习近平主席1日在出席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五届政府就职典礼时发表重要讲话,在香港社会引起强烈反响。香港各界人士认为,习主席的讲话为“一国两制”理论与实践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确认了准则,必将引领香港再创新的辉煌。
央视网 2017-07-03 -
香港舆论认为,习近平主席讲话为推进“一国两制”伟大实践指明方向
国家主席习近平视察香港期间在多个场合发表重要讲话,香港媒体高度重视,对讲话做了大量积极、充分的报道。
新华社 2017-07-02 -
习近平主席重要讲话在香港各界引起热烈反响
习近平主席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引起香港各界人士热议,并纷纷给予高度评价。各界普遍认为,讲话条分缕析,阐明政策,正本清源,对于香港如何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推动民主促进和谐等都提出了主张,为香港未来发展指路领航。
人民日报 2017-07-02 -
“香港发展一直牵动着我的心”——习近平主席视察香港特别行政区纪实
在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于6月29日至7月1日莅临香港,出席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五届政府就职典礼并对香港特别行政区进行视察。
新华社 2017-07-02 -
张晓明:习近平主席视察香港有六方面重要成果和重大意义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1日乘机离港后,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主任张晓明在机场表示,习主席此次香港之行有六个方面的重要成果和重大意义:展示关怀、体现支持、阐明政策、正本清源、指路引航、加油鼓劲。
新华社 2017-07-03 -
综述:行稳致远 华彩新篇——海外专家学者媒体积极评价习近平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7月1日,习近平主席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五届政府就职典礼上发表重要讲话,总结“一国两制”在香港的成功实践和深刻启示,就新形势下如何更好在香港落实“一国两制”提出四点意见,为香港发展和“一国两制”事业指明方向、擘画蓝图。
新华社 2017-07-03 -
综述:回望历史 共祝未来——中国驻多国使领馆和华侨华人举办活动庆祝香港回归20周年
2017年7月1日,维多利亚港微风习习,香港迎来回归祖国20周年。20年来,“一国两制”在香港的成功实践,推动香港不断繁荣发展。
新华社 2017-07-03 -
同根同心 共迎盛典
随着回归祖国20周年纪念日进入倒计时,香港街道上红旗飘飘,市民们笑容满满,欢庆氛围愈加浓厚。
人民日报 2017-07-01 -
相信自己 相信香港 相信国家——香港各界人士热议习近平主席重要讲话
“只要我们相信自己、相信香港、相信国家……就一定能够开创香港更加美好的明天。”6月30日晚,习近平主席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欢迎晚宴上掷地有声的重要讲话,获得香港各界人士高度肯定。
新华社 2017-07-01 -
暖人心、振士气、增信心——香港舆论对习近平主席视察香港反响热烈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6月29日抵达香港,出席将于7月1日举行的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五届政府就职典礼,并视察香港。6月30日出版的多家香港主流报纸均在头版及重要版面进行报道。
新华社 2017-06-30 -
网友热议:回归二十年,香港更美好
近期以来,“香港回归20周年”话题成为网上热点。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7-06-30 -
20年口岸大数据折射时代变迁
“香港回归那天下午,我正好来到罗湖口岸准备接班,看到大楼上悬挂的五星红旗时,内心的激动到现在还清楚地记得。”站在罗湖口岸的桥头,谭伟干对记者说。
新华社 2017-06-30 -
《香港回归祖国二十周年》纪念邮票7月1日发行
为庆祝香港回归祖国二十周年,根据国家邮政局审定的2017年纪特邮票发行计划,中国邮政7月1日发行《香港回归祖国二十周年》纪念邮票。该邮票一套3枚,表现内容分别为:龙腾香江、特区新颜、紫荆追梦。
新华社 2017-06-29 -
一份礼物一片心:香港“返乡礼物”的二十年
香港回归20年来,内地与香港交往日益频繁。过去,人们从香港带回的是时髦的成衣、小电器、黄金饰品等,现在则是化妆品、日用品、药品、进口奶粉、有香港特色的产品等;而香港人除了思念内地土特产的味道外,也开始使用电商购买一些内地物美价廉的商品。
新华社 2017-06-29 -
不断推动内地与香港深化合作、互利共赢——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谈促进香港长期繁荣发展
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前夕,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29日就促进香港长期繁荣发展接受了新华社记者专访。
新华社 2017-06-29 -
商务部:积极推进香港与内地经贸领域深化合作
商务部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积极推进香港与内地经贸领域进一步深化合作,两地的经贸交流与合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新华社 2017-06-29 -
香港庆回归活动渐入佳境
庆祝香港回归20周年,特区政府早已公布今年在香港、内地及海外共举办300项活动。在民间,香港各界庆典委员会宣布在港举办530多项活动,逾3000个团体参与。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7-06-29 -
看好香港 看好中国——在港外商谈特区经济发展前景
香港的外资企业数以千计,外商更是数以万计。在港外商中,不少人都有“原本只打算待两年,结果却爱上香港,长久留下来”的经历。
新华社 2017-06-28 -
特稿:世界看“一国两制”:中国创举 香港之幸
1997年7月1日,被英国殖民统治100多年的香港终于回到祖国怀抱,“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开始在香港落地生根。
新华社 2017-06-28 -
心连心,创未来——庆祝香港回归祖国二十周年文艺晚会侧记
6月的最后一晚,数千观众汇聚一堂,通过一场盛大的文艺晚会,一起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祝福香港明天会更好。
新华社 2017-07-01 -
大数据“揭秘”香港特区20年施政报告
1997年至2017年,香港特别行政区历任行政长官共发表了20份施政报告,累计近45万字。记者借助人工智能程序对每一份施政报告进行统计和分析,更加宏观地了解到这20份施政报告的精髓。
新华社 2017-06-28 -
粤港澳大湾区探路中国式开放升级版
年初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后,国家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已经启动。珠江入海口,一个世界级湾区的雏形正在显现。
新华社 2017-06-27 -
“一带一路”带来的机遇无限——专业界人士对香港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在位于港岛北角的何设计(国际)有限公司办公室里,记者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跟着轻轨穿梭在新的国际社区。两侧高楼林立,游艇会、高尔夫球场应有尽有,远处碧海蓝天交相辉映,美得令人目不暇接又极具现代气息。
新华社 2017-06-27 -
砥砺歌行,焕发新机——香港回归20年保持经济社会繁荣稳定
回归20年来,面对危机和困境,面对怀疑者的嘲讽和质疑,在中央政府支持和帮助下,在特区政府带领下,香港社会各界勠力同心,奋发有为,对“一国两制”能否确保香港繁荣稳定这一历史性课题,交出了令世人惊艳的答卷,香港以新的姿态继续闪耀在世界舞台。
新华社 2017-06-26 -
让血脉紧相连——香港同胞增强国家民族认同纪实
香港回归祖国,当米字旗降落、五星红旗升起,另一方面的重要工程——“人心回归”也开始了新的阶段。毕竟,香港被英国管治了150多年,在外飘泊久了,“回家”之初难免会有点怯生生和不适应。
人民日报 2017-06-26 -
香江卫士军旗红——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香港20周年纪实
2017年6月13日,一则重大新闻,传遍大江南北——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日前签署命令,授予驻香港部队某旅特种作战一连“香港驻军模范特战连”荣誉称号。20载风雨铸忠诚,20载军旗耀香江。一连,只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忠实履行使命的一个缩影。
新华社 2017-06-26 -
香港各界热议20年风雨历程 诸多优势助力未来发展
回归20年来,香港在“一国两制”下保持着繁荣稳定,经济民生等方面实现平稳发展,也正是凭借着“一国两制”优势,香港的未来经济社会发展依然前景广阔。
国际在线 2017-06-26 -
“一国两制”:成功的政治实践和管治模式——访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主任张晓明
谈到“一国两制”实践成功的意义,张晓明概括:“一国两制”事业已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中央政府在新时期治国理政面临的重要课题,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这一时代乐章的重要篇章。
人民日报 2017-06-26 -
香港各界热议:当好“超级联系人” 助力“一带一路”
从渔农经济转为以转口贸易为主的经济,到以产品出口为主的自由港,走上工业化道路;再到从制造业主导型转向服务业主导型经济体系,香港经历了三次大的产业转型。
中国日报网 2017-06-26 -
国家的关心,我们亲身感受到
关于未来,董建华还有一个愿望:希望香港能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桥梁。他说,香港中西文化荟萃,应当承担起中西文化融合的工作,“而这对世界不同民族的融合会有很大借鉴、帮助作用”。
人民日报 2017-06-26 -
香港回归20年:港闽交流“热”起来“传”下去
港闽青年零距离、面对面的交流,必将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为港闽交流行稳致远奠定基础。
中国新闻网 2017-06-26 -
东方之珠,闪闪惹人爱-——外国人眼中的香港
中西兼容的生活方式,超高的工作效率,极强的文化包容度,便捷的交通,繁荣的经济……这就是香港,闪闪惹人爱的“东方之珠”。无论你来自哪个国家,何种肤色,这座城市总会给你一个爱上她的理由。
新华社 2017-06-26 -
北上南下--香港与内地青年交流拉近彼此心灵距离
在回归祖国二十年间,香港与内地青年交流拉近彼此心灵距离。
新华社 2017-06-26 -
铁血丹心映紫荆——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香港20周年纪事
维多利亚港碧波荡漾,潮起潮落。回归祖国20年,香港繁华依旧。面对“墙外资本主义,墙内社会主义”的现实考验,驻港部队官兵始终初心不改,保持人民军队本色。
光明日报 2017-06-26 -
粤港合作发展圈 将不断扩容升级
7月1日,香港将迎来回归祖国二十周年的日子。20年来,这颗矗立在香江之畔的“东方之珠”背靠祖国,在国际舞台上竞争力大增;而今,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背景下,粤港共生共息,携手共进,合作发展圈将不断扩容升级。
南方日报 2017-06-26 -
【香江20年】“东方之珠”魅力有增无减
回归至今,香港仍然保持东西方文化交融的特色,保持开放包容的形象,得到越来越多不同肤色人们的青睐。香港魅力,有增无减。
中国经济网 2017-06-26 -
【香江20年】香港与内地交流合作日益密切
“立足香港,拥抱国家”,“香港是我家,祖国是我根”……朴素无华的话语表明,国家是香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托,是香港繁荣稳定的坚强后盾,已成为各界的共识。
中国经济网 2017-06-26 -
改革开放“排头兵”的新起点
中国民族工商业先驱、创办于洋务运动时期的招商局集团创造了众多“第一”,组建了中国近代第一支商船队,开办了中国第一家银行、第一家保险公司,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对外开放的工业区……
光明网 2017-06-26